考研热背后:学历通胀时代,硕士文凭的含金量正在变化?
随着研究生教育从“精英化”迈向“大众化”,我国累计培养研究生超1100万人,硕士文凭的“含金量”不再是单一维度的价值判断,而是呈现出结构性分化的复杂特征。这种变化既源于教育供给侧的扩招调整,也受制于市场需求侧的理性回归,重新定义了高学历的价值逻辑。
随着研究生教育从“精英化”迈向“大众化”,我国累计培养研究生超1100万人,硕士文凭的“含金量”不再是单一维度的价值判断,而是呈现出结构性分化的复杂特征。这种变化既源于教育供给侧的扩招调整,也受制于市场需求侧的理性回归,重新定义了高学历的价值逻辑。
最近有个现象挺有意思:曾经挤破头都想钻进去的考研考场,突然冷清了。教育部最新数据说,2025年考研人数直接少了50万,比去年还猛降11%,创了20年来最大跌幅。加上2024年减少的36万,两年里足足86万人从考研大军里“撤退”。